通訊員 孫詩漫 蘇鴻浩
近年來,嵐皋縣依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,緊抓全省獼猴桃“東擴南移”發展機遇,將獼猴桃作為全縣主導產業之一,按照“高起點、創特色、強品牌”發展戰略,推動獼猴桃產業走向品種優選種植、高新技術引領、園區示范帶動的創新發展之路,讓小小獼猴桃成為致富大產業。
眼下正值獼猴桃管護關鍵時期,在四季鎮木竹村嵐皋縣嵐福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獼猴桃園區里,一層層獼猴桃架高低錯落地分布在山頭,綠油油的枝條纏繞在藤架上,誘人的獼猴桃果掛滿枝頭,團團簇簇十分喜人。有多年獼猴桃種植經驗的“土專家”袁明顯平常就到園區里指導農戶種植技術,為秋季獼猴桃果大碩滿、優質高產打好基礎。
公司負責人祝振攀最近這段時間也一直在獼猴桃園區忙碌。“園區種植的獼猴桃有600來畝,主要是以中華系列瑞玉新品種為主,通過勞務用工、土地流轉、入戶分紅的方式帶動周邊60余戶村民就近就業,預計今年可采摘5萬余斤果子,收益可達30余萬元。”
走進位于四季鎮月壩村的獼猴桃園區,藤蔓掩映下的魔芋郁郁蔥蔥,莖稈粗壯筆直,一派豐收景象。“魔芋是喜陰植物,和獼猴桃套種不僅可以給魔芋遮陰,還能提高土地利用率,用立體種植的方式來增加經濟效益。而且今年魔芋長勢很好,預計豐產期能產出20多萬斤,再加上獼猴桃,兩樣綜合產值估計能突破150萬元以上。”袁明顯同時也是嵐皋縣英杰獼猴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。
近年來,四季鎮緊緊圍繞縣委“一四八”總體部署,持續推進“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行動”,在產業發展和提質增效上做“文章”,重點督促園區做好管護工作的同時,積極推廣獼猴桃套種魔芋及大豆的復合模式,促進園區提質增效。目前,全鎮現有市級園區2個、縣級園區8個,其中獼猴桃園區4個,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200余畝。
截至目前,嵐皋縣在10個鎮43個村建設了53個獼猴桃園區,總面積2.62萬畝,其中標準化種植2.35萬畝,林下仿野生種植2700畝。全縣以翠香為主推品種,低山搭配G3等中華系列品種,中高山搭配瑞玉等美味系列品種,執行單果80至120克為生鮮果,80克以下為加工果的果品標準,初步形成獼猴桃產業規;l展的格局。
“今年有近萬畝的獼猴桃開始掛果,預計產量5000噸,產值達到5000萬元。下一步,我們將狠抓提質增效,攻單產、增效益,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,補齊產業短板,促進主體增收,推動嵐皋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。”嵐皋縣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副主任、高級農藝師謝利華說。